网络七层架构

网络七层架构

7 层模型主要包括:

物理层

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,如网线的接口类型、光纤的接口类型、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。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(就是由 1、 0 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,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、 0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)。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

数据链路层

主要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 MAC 地址(网卡的地址)的封装与解封装。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(Frame)。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,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,有一些书本也将改层细分为LLC(逻辑链路控制)和MAC(媒体访问控制)。

网络层

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 IP 地址(例 192.168.0.1)的封装与解封装。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(Packet),其又可以细分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.

传输层

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(WWW 端口 80 等),如: TCP(传输控制协议,传输效率低,可靠性强,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,数据量大的数据), UDP(用户数据报协议,与 TCP 特性恰恰相反,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,数据量小的数据,如 QQ 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)。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进行传输,到达目的地址后在进行重组。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(Segment)

会话层

通过传输层(端口号: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) 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。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或者接受会话请求(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 IP 也可以是 MAC 或者是主机名)

表示层

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、加密与解密、压缩与解压缩等(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够能识别的东西(如图片、声音等))

应用层

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,比如说FTP(各种文件下载), HTTP(浏览器请求内容),DNS(域名解析为ip地址),SMTP(邮件传输)


 上一篇
因特网五层架构 因特网五层架构
概述TCP/IP 协议不是 TCP 和 IP 这两个协议的合称,而是指因特网整个 TCP/IP 协议族。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, TCP/IP 由四个层次组成:网络接口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应用层(因特网没有对链路层和物理层有任何规定,统一为
下一篇 
Nginx使用心得 Nginx使用心得
什么是Nginx nginx可以作为web服务器,但更多的时候,我们把它作为网关,因为它具备网关必备的功能: 反向代理 负载均衡 动态路由 请求过滤 nginx作为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分2类: web应用服务器,如: tomcat
2020-01-19
  目录